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側欄選單
:::
中華民國法官協會
首頁
網站導覽
English
字級:
小
中
大
友善連結
搜尋
進階搜尋
最新消息
新聞稿專區
全部消息
網站公告
活動訊息
採購資訊
徵人啟事
其他資訊
本會概況
本會緣起
組織幹部
組織幹部-第十五屆
章程法令
加入本會
工作計畫
會議紀錄
大事紀要
大事紀要
法案研擬
法官法
刑事妥速審判法
法官職務評定辦法
學術研討
研討議題
研討會影音專區
國際會議
世界法官憲章
國際法官協會資訊專區
國際會議議題
IAJ2023臺北年會專區
協會雜誌
協會雜誌目錄
歷屆雜誌編輯
法官協會通訊
首頁
最新消息
網站公告
協會聲明:「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、司改國是會議宜慎思」
回上一頁
│
分享
分享至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
分享至Line(另開新視窗)
複製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網站連結
https://www.jaroc.org.tw/topic/news/view/287
:::
次選單
最新消息
新聞稿專區
全部消息
網站公告
活動訊息
採購資訊
徵人啟事
其他資訊
:::
協會聲明:「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、司改國是會議宜慎思」
2017-03-15
│
網站公告
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前於3月10日以21名委員中11名贊成,通過「事實審法院審理期間法庭直播」之決議,誠然,司法院大法官或最高法院審理部分案件時,已有開放法庭直播的先例,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,高等法院 、地方法院等「事實審」法院的審理,性質上不同於司法院大法官或最高法院之「法律審」,簡單地說,「事實審」必須進行「證據調查」,而不是單純的針對法律見解進行辯論而已,亦即除了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之外,更有被告、證人、鑑定人、被害人等各相關人民必須協同參加法庭活動,一旦「公開審理」擴大至「法庭直播」,並非僅止於公開程度之差異,尚須考慮各類訴訟參與者面對媒體傳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、是否影響證人到庭作證意願、被告亦可能面臨全民公審等諸多因素,必須妥適權衡公開直播之公益性與訴訟參與者之基本權,而非流於即興式的改革意見。
為因應此項可能的重大變革,司法院業已委託專家嘗試比較各先進國家實務運作現狀、正反論點及技術支援等層面進行通盤研究,更排定於4月28日及5月5日舉辦學術研討會,廣邀各界提供意見。但司改國是會議卻未及參考此等研究結果,倉促決定開放法庭直播,誠屬遺憾。
協會肯認公開、透明是建立司法信賴的必要條件,法官審理個案的態度亦需要接受適當監督,但現行法院審判程序或判決書除依法不得公開者外,均已公開,任何人可隨時旁聽觀察,法庭並有全程錄音,得供檢視法官審理個案的態度。對此,即認不足而有更多監督之必要,但仍不得因而侵害人民的隱私權、妨害證據之調查、造成全民公審的不良結果。在此,必須強調「公開審判不當然等於法庭直播」!縱使司改國是會議結論僅具建議性質,相關執行事項或立法問題仍有待其他機關辦理,然司法改革問題經常是牽一髮而動全身,在尚未就相關議案利弊得失充分進行討論之前,實不宜對任何議題輕易做出結論。
回上一頁
│
分享
分享至Facebook(另開新視窗)
分享至Line(另開新視窗)
複製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網站連結
https://www.jaroc.org.tw/topic/news/view/287
友善連結
國際法官協會
司法院
憲法法庭
最高法院
中華民國女法官協會
中華民國外交部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中華民國法官協會Facebook
關閉
回到最上面
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,JavaScript語法並不影響內容的陳述。您可使用按鍵盤上的Ctrl鍵+ (+)鍵放大/(-)鍵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;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+左方向鍵(←) 快速鍵功能;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(Ctrl+P)功能。您的瀏覽器,不支援script語法,若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請點選此超連結
Sitemap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升您的用戶體驗。您可在本網站的
隱私權宣告
中了解更多資訊。
確認